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又稱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國家象徵,第一面五星紅旗在開國大典時升起(1949年10月1日)。
五星紅旗規定,旗面為紅色,左上角綴有5顆黃色五角星(一星較大,四星較小),旗上的五顆五角星的相互關係,表象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而四顆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對大五角星的中心點)表示圍繞著一個中心點的團**結。
中國共產黨為四顆小五角星各一尖正對大五角星的中心點的含義解釋為,四顆小五角星表徵了在毛澤東的著作《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提出的四個人民階級(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五顆星呈橢圓形狀,則是當時中國(包括外蒙古)的秋海棠葉 形狀。
五星紅旗由曾聯松設計,在徵集國旗圖案活動中,曾聯松的設計圖案(編號:復字32號)被選入38幅候選草圖,後經過多次討論和小量修改後,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曾聯松並非是共產黨員,他在發表對國旗設計的描述時,強調了國旗的民族特徵和歷史文化內涵,這些描述並非只是他的個人看法,也反映了當時大部分政協委員和周恩來等領導人的思想。
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於1990年頒佈,該法明確規定國旗的製法,使用場合及懸掛方式,也強調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誌,所以每一個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旗。
在開國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是由女縫紉工趙文瑞縫製,縫製工時僅有**12小時。
中國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將曾聯松設計的圖案(原名為復字32號國旗)定名為五星紅旗,並將其寫入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之中,並將五星紅旗作為國旗**。
五星紅旗升起時,應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參加者應面向國旗肅立。
名為《新政協籌備會為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譜啓事》的 啓事,於1949年7月下旬發佈,各大新聞媒體相繼刊登。
曾聯松設計的五星紅旗,在公布圖案時,曾因去除了大五角星上的鐮刀錘頭標誌而產生爭議.
目前,國旗被製作成5種尺度規格,其中最小規格的五號旗是常用作會議桌旗,最大規格的一號旗則主要用於重要的慶祝活動,如開國大典。
在重大的哀悼活動中,可以下半旗表示誌哀.
在軍隊舉行升旗儀式 時,應由軍隊的儀仗隊執行升旗任務,且應有軍樂團進 行奏樂**.
中國際業習通行,下旗時,應先將國旗升至旗杆頂部, 然後再降至桿頂與旗杆頂部之間的距離為旗杆長度的三分之一處**。
五星紅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
序言
五星紅旗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不僅是一面鮮艷的旗幟,更是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底藴和深遠的民族意義。本文將從設計理念、象徵意義、歷史沿革等方面深入探討五星紅旗所代表的深刻意涵。
設計理念與象徵意義
五星紅旗的設計源自毛澤東於1949年6月在政協全國會議上的提議,由曾聯松設計完成。其設計理念如下:
- 紅色底色象徵著革命,代表人民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忠誠。
- 中央的 五顆黃星按照大小依次排列,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以及其他愛國民主人士。
- 四顆小星環繞一顆大星,寓意共產黨領導下各階級、各民族的大團結。
歷史沿革
五星紅旗於1949年9月27日正式被確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此後,它見證了中國歷史上無數重大事件:
時間 | 事件 |
---|---|
1949年10月1日 | 五星紅旗首次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 |
1955年5月1日 | 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明確了五星紅旗的使用規範 |
1971年10月25日 | 五星紅旗在聯合國大會上正式升起 |
1982年12月4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36條規定,五星紅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
1990年7月1日 |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五星紅旗與紫荊花區旗共同升起 |
1999年12月20日 | 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五星紅旗與蓮花區旗共同升起 |
國際意義與影響
五星紅旗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不僅代表著中國自身,更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 作為 聯合國會員國 的象徵,五星紅旗見證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活躍參與和積極貢獻。
- 五星紅旗在 重大國際活動 中綻放,傳遞著中國和平、發展、合作的理念。
- 五星紅旗成為 海外華僑華人 的精神寄託,凝聚著他們對祖國的愛戴和自豪感。
結語
延伸閲讀…
國旗上五星代表甚麼?是各大民族? 不要再搞錯了| 人文地理 …
五星紅旗的由來及意義
五星紅旗,不僅是一面國旗,更是一面凝聚著中華民族心靈的旗幟。它象徵著中國人民的革命勝利、民族團結和國家富強。五星紅旗將永遠飄揚在中華大地上,見證中華民族的復興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