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一個超有意思的地方叫「金井灶之居」,這間隱藏在台南巷弄的老宅咖啡廳,保留了日治時期的灶腳跟古井,走進去就像穿越時空一樣。老闆阿明哥是個超級歷史迷,把整間店佈置得像小型博物館,每個角落都有故事可以講,連菜單都是用老式帳本做的,超有fu~
這裡最特別的是他們的「古早味知識問答」,阿明哥會隨機出題考客人,答對還能換小點心。上次去就被問到:「日治時期台南最常見的灶腳建材是什麼?」還好我前陣子剛好看過紀錄片,答「硓𥑮石」馬上換到一份超好吃的椪糖!下面整理幾個常被問到的題目跟答案:
題目類型 | 例子 | 正確答案 |
---|---|---|
建築特色 | 金井灶之居的井是什麼年代挖的? | 昭和12年(1937) |
飲食文化 | 灶腳常用什麼燃料煮飯? | 甘蔗渣與木炭 |
台南歷史 | 日治時期本町通是現在的哪條路? | 民權路二段 |
二樓的榻榻米區放滿了阿明哥收藏的老課本跟雜誌,翻到一本1960年代的《台南鄉土教材》,裡面居然有用灶腳教數學的例題:「如果煮一鍋地瓜粥要用3塊甘蔗渣,煮5鍋要幾塊?」這種結合生活場景的教學方式,現在看起來還是好實用。
下午三點陽光會從天井斜斜照進來,點杯用古法炒的黑糖鮮奶茶,配著阿明嫂手作的鳳梨酥,聽著老收音機放送那卡西音樂。常看到有阿公阿嬤帶著孫子來,指著牆上的老照片說:「阮細漢攏是按呢煮飯的啦~」這種跨世代的生活記憶,比什麼教科書都生動。
記得有次遇到一群日本觀光客,阿明哥直接切換日語模式介紹灶腳文化,還教他們用台語念「灶腳(tsàu-kha)」,那群日本人練習發音的樣子讓全場笑翻。這種台日混雜的互動場景,在金井灶之居根本是日常。
金井灶之居是什麼?帶你認識這棟百年老宅的歷史。這座位於台南中西區的老宅,可是在地人才知道的隱藏版景點,從日治時期就靜靜佇立在巷弄裡,見證了台灣近百年的變遷。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棟充滿故事的老房子,感受它獨特的魅力吧!
這棟兩層樓的磚造建築建於1920年代,原本是當地富商金井家的宅邸兼碾米廠,後來因為經營不善閒置多年。最特別的是它保留了當時罕見的「灶腳間」設計,就是早期台灣家庭用來煮飯的廚房空間,現在已經很少見到了。老一輩的台南人說,小時候經過這裡總能聞到陣陣米香,因為金井家的碾米廠當時可是供應了半個台南的米糧呢!
建築特色 | 細節描述 |
---|---|
外觀材質 | 紅磚搭配洗石子立面,典型日治時期商住混合建築風格 |
特殊結構 | 二樓有罕見的「出簷」設計,用來遮陽擋雨 |
內部空間 | 保留完整灶腳間、碾米機基座和木造樓梯 |
裝飾元素 | 門楣上有精美泥塑花草紋飾,窗框採用當時流行的「雨淋板」工法 |
走進金井灶之居,你會發現時間彷彿停在半世紀前。一樓的碾米機基座還清晰可見,牆上掛著當年使用的竹編米篩,連木頭地板都保留著被米袋磨出的痕跡。二樓的生活區更有意思,老式蚊帳掛鉤、榻榻米房間的痕跡,還有那個讓小朋友最興奮的「秘密閣樓」,據說是當年金井家小孩躲貓貓的必爭之地。現在雖然不再住人,但每到午後陽光斜射進來的時候,整棟房子還是會散發出一種溫暖的懷舊氛圍。
這幾年經過文化局的整修,金井灶之居不定期會舉辦小型展覽或手作市集,成為文青們的打卡熱點。不過在地人都知道,最棒的參觀時段其實是平日早晨,當陽光剛好灑在天井的時候,坐在老宅門口的板凳上,聽著附近阿婆們用台語閒話家常,才能真正感受到這棟百年老宅最真實的生活氣息。
誰住在金井灶之居?探訪現任屋主的日常故事,這個問題最近在當地社群引起不少討論。這棟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宅,隱身在台南巷弄裡,紅磚牆上爬滿了九重葛,木門推開時還會發出特有的「咿呀」聲。現任屋主林大哥是第三代傳人,他說這房子最特別的就是那個從日治時期保留至今的「灶腳」,現在雖然改用瓦斯爐,但逢年過節還是會用土灶炊粿,整個院子都會飄著米香。
林大哥一家人的生活作息很「古早味」,早上五點就起床整理門前的菜圃,種了空心菜、地瓜葉,還有幾株破布子樹。鄰居阿嬤常笑說他們家是「都市裡的庄腳所在」,連洗衣服都還堅持用手洗,晾在竹竿上隨風飄啊飄的。不過林大哥也跟上時代,把祖傳的製醬技術做成小包裝,在文創市集賣得嚇嚇叫。
時間 | 日常活動 | 特色 |
---|---|---|
05:00-07:00 | 澆菜、餵雞 | 用井水沖涼超級透心涼 |
10:00-12:00 | 灶腳煮食 | 柴燒的蘿蔔湯特別甘甜 |
15:00-17:00 | 曬醬料、修補農具 | 古法釀造的豆豉香傳整條巷子 |
19:00-21:00 | 庭院乘涼講古 | 藤椅搖啊搖伴著蟋蟀聲入睡 |
下午三點太陽正烈的時候,最常看到林大嫂在簷廊下曬醬瓜,陶甕排開像列隊的士兵。她說這手藝是跟婆婆學的,連醃漬用的粗鹽都要特別去北門鹽田買。有次我好奇問為什麼不用機器代勞,她立刻瞪大眼睛:「哎喲,這樣味道就不對了啊!」隔壁國小的鄉土課還常帶學生來參觀,小朋友最愛蹲在井邊打水,林大哥就得在旁邊盯著怕他們玩太嗨。
金井灶之居在哪裡?台南巷弄裡的隱藏版景點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金井灶之居在哪裡?台南巷弄裡的隱藏版景點」,這間隱藏在台南中西區巷弄的老宅咖啡廳,真的是在地人才知道的秘密基地!從海安路轉進巷子裡,會看到一棟保留完整日式木造結構的老房子,門口低調到連招牌都沒有,第一次去真的會不小心走過頭。
金井灶之居前身是日治時期的醬油工廠,老闆保留了原本的灶腳(廚房)和木樑結構,搭配復古傢俱和老物件,整個空間充滿懷舊氣息。最特別的是他們的「灶腳咖啡」,真的用傳統灶爐煮咖啡,喝起來有種特別的炭燒香氣。下午陽光從天井灑進來的時候,坐在榻榻米上喝咖啡超有fu~
店家資訊 | 詳細內容 |
---|---|
地址 | 台南市中西區信義街108巷12號 |
營業時間 | 週三至週日 13:00-18:00(週一二休) |
推薦餐點 | 灶腳咖啡、手工布丁、季節水果派 |
平均消費 | NT$150-250 |
這裡的甜點都是老闆娘每天手作的,特別推薦他們的布丁,口感綿密又不會太甜,搭配咖啡剛剛好。二樓還有個小閣樓空間,擺滿了老闆收藏的老相機和黑膠唱片,完全就是文青會愛死的風格。不過要提醒大家,因為是老房子改造,座位不多,假日建議早點來卡位喔!
周邊巷弄也超好逛,喝完咖啡可以順便去附近的永樂市場吃碗米糕,或是到神農街拍拍照。金井灶之居這種隱藏在巷子裡的老宅咖啡廳,真的只有台南這種充滿歷史感的城市才找得到,下次來台南玩別再只去觀光景點人擠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