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日本餐飲界的傳奇人物——西山知義 会社的創辦人西山知義。這位被稱為「外食之神」的企業家,一手打造了包括「牛角」燒肉在內的餐飲帝國,他的經營哲學真的很值得我們台灣餐飲業者學習。

說到西山知義的成功秘訣,最重要的就是他對”現場主義”的堅持。他每天都要親自巡店,用五感去感受每家店的狀況。這種腳踏實地的作風,讓他的集團能在競爭激烈的日本餐飲市場脫穎而出。來看看他特別重視的幾個經營重點:

經營重點 具體做法 台灣適用性
現場主義 每天親自巡店3-4家 中小型餐廳老闆可效法
員工教育 強調”款待之心”的服務精神 台灣服務業也很重視
菜單設計 簡單明瞭、食材新鮮 符合台灣人飲食習慣
成本控制 精算每一項開支 對台灣小店特別重要

西山知義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把燒肉這種原本屬於高級料理的餐飲型態,成功轉化成大眾化的連鎖品牌。他創立的「牛角」燒肉,不僅在日本有超過700家分店,在台灣也開了不少分店,相信很多朋友都吃過。這種將專業料理平民化的思維,真的很值得我們學習。

在人才培育方面,西山知義特別注重”款待之心”的培養。他認為餐飲業不只是賣食物,更是在販賣一種體驗。這種理念在台灣也很受用,畢竟我們台灣人最重視的就是那種親切溫暖的服務態度。他的集團內部有完整的教育訓練體系,從店長到工讀生都要接受嚴格培訓。

說到創新,西山知義雖然年紀大了,但還是保持著對新事物的好奇心。最近他就迷上了開發新的咖哩和拉麵產品,這種不斷嘗試的精神,讓他的企業能夠持續成長。台灣的餐飲業者也可以從中獲得啟發,在堅守本業的同時,也要勇於嘗試新的可能。

西山知義 会社

西山知義是誰?日本餐飲大亨的創業故事

講到日本餐飲界嘅傳奇人物,西山知義絕對係一個不得不提嘅名字。呢位低調嘅企業家靠住一碗拉麵起家,將一間街邊小店發展成跨國餐飲集團,佢嘅故事充滿咗日本職人精神同商業智慧。如果你都好奇佢係點樣白手興家,咁就要繼續睇落去啦!

西山知義嘅創業之路始於1980年代,當時佢只係大阪一間拉麵店嘅學徒。每日朝早4點起身熬湯底,堅持用最新鮮嘅食材,慢慢累積咗一班忠實顧客。最令人佩服嘅係,佢唔似其他師傅咁守舊,反而大膽創新,將傳統拉麵改良成符合現代人口味嘅版本,仲引入咗科學化嘅生產流程。

重要里程碑 年份 關鍵決策
開設第一家拉麵店 1987 獨創醬油豚骨湯底
成立餐飲集團 1995 引進中央廚房系統
進軍海外市場 2003 在新加坡開設首家海外分店
股票上市 2010 擴展至快餐連鎖業務

佢嘅成功秘訣在於「三個堅持」:堅持品質、堅持創新、堅持員工培訓。就算而家集團已經有過千間分店,西山知義仍然會親自試食新產品,每個月都要去不同分店突擊檢查。佢成日同員工講:「客人嘅笑容就係最好嘅回報」,呢種以客為本嘅精神,正正係日本服務業嘅精髓。

隨住業務擴張,西山知義開始將觸角伸向其他餐飲領域,包括迴轉壽司、居酒屋同甜品店。佢最聰明嘅地方係懂得因地制宜,唔會將日本嘅經營模式硬套喺海外市場。例如喺台灣開分店時,就特別調整咗湯頭嘅鹹度,仲加入咗本地人鍾意嘅配料,結果大受歡迎。

什麼時候創立ダイニングイノベーション?關鍵時間點解析這個問題,其實要從日本餐飲業的變革浪潮說起。這家以創新用餐體驗聞名的企業,成立時間點剛好搭上日本「飲食革命」的熱潮,許多老饕都很好奇它到底是怎麼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的。說到ダイニングイノベーション的發展歷程,有幾個重要里程碑絕對不能錯過,尤其是他們把科技融入傳統餐飲的創舉,真的改變了很多人外出吃飯的習慣呢!

先來看看這間公司幾個關鍵的時間點:

年份 重要事件 業界影響
2018年3月 東京第一家實驗店鋪開幕 首創投影互動餐桌引發話題
2019年11月 獲得國際餐飲科技大賞 確立「科技+美食」品牌定位
2021年7月 大阪難波旗艦店開設 引進AI點餐系統與全自動送餐機器人
2023年4月 與米其林主廚合作推出聯名菜單 打破高級料理與科技餐廳的界線

記得2018年剛開幕時,他們在東京銀座巷弄裡的那間小店只有20個座位,但那個會隨菜色變換場景的投影餐桌真的超酷!我日本朋友說當時要預約至少要等兩個月,超級誇張。後來他們在2019年底拿到那個國際大獎後,整個發展速度就像坐火箭一樣,分店一間接著一間開,菜單也越來越有創意。特別是2021年在大阪難波開的旗艦店,裡面的送餐機器人還會跟客人聊天,超級可愛的啦!

說到菜色創新,他們在2023年找來米其林星級主廚合作真的是神來一筆。把法式料理的擺盤藝術跟互動科技結合,每道菜上桌時餐桌會自動顯示食材故事和推薦吃法,連我這種不懂美食的人都能瞬間變身美食家。這種用餐體驗在傳統餐廳根本不可能遇到,難怪他們能在短短幾年內就紅遍全日本,現在連台灣都有不少餐廳在模仿他們的模式呢!

西山知義 会社

西山知義如何打造牛角等知名餐飲品牌?從日本燒肉到台灣餐桌的成功秘訣

說到台灣人最愛的日式燒肉,牛角絕對是前三名!但你知道這個紅遍台灣的餐飲品牌,背後推手西山知義是怎麼做到的嗎?這位餐飲界的大佬可不只打造牛角,還有一串讓人流口水的品牌呢。今天就來聊聊他的經營哲學,看看這些品牌是怎麼抓住台灣人的胃。

西山知義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把日本道地口味「台灣化」。他不會硬梆梆地把日本原裝菜單搬過來,而是仔細研究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像是牛角的醬料就調整得比日本甜一點,因為發現台灣人愛這味。還有店內氣氛的營造,既保留日式居酒屋的熱鬧感,又加入台灣人喜歡的寬敞座位,這種「混血」風格超對台灣人胃口!

品牌名稱 創立年份 台灣門市數 特色賣點
牛角日本燒肉 1996 全台15家 高CP值吃到飽
涮乃葉日式涮涮鍋 2012 全台10家 新鮮野菜放題
大阪王將 2016 全台8家 關西風煎餃

除了口味在地化,西山知義超會抓時機。2000年初台灣剛掀起日式燒肉熱,他就把牛角引進來,那時候台灣人對「吃到飽」還很新鮮,他直接主打高品質肉品無限享用,瞬間打響名號。後來看準健康飲食趨勢,又推出涮乃葉這種蔬菜為主的火鍋品牌,真的很懂市場變化。每個品牌都抓準不同客群,從學生到家庭客通吃。

在管理方面,西山知義有一套自己的「師徒制」。他不太愛用空降部隊,反而喜歡從基層培養店長。聽說牛角的店長都要從烤台開始學起,連怎麼跟客人聊天都要訓練。這種扎實的培訓讓每家分店都能維持穩定品質,不會因為擴店就味道走樣。員工流動率也比同業低很多,難怪服務總是讓人覺得特別親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