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盆栽種類真的超豐富的啦!不管是想放在辦公室招財,還是擺在家裡增添綠意,選對品種超重要。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種台灣人最愛養的竹盆栽,順便告訴你它們的特色跟照顧小撇步,讓你輕鬆當個綠手指~

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富貴竹啦!這個根本是新手入門首選,隨便養都活,而且寓意超好象徵招財進寶。我辦公室就擺了一盆,就算忘記澆水一週也不會掛掉,超級適合忙碌的上班族。再來是觀音竹,它的葉子比較細長,整體看起來很優雅,放在書房或客廳都很有質感,不過要注意它比較怕冷,冬天要記得搬進室內喔!

下面整理幾種常見竹盆栽的特性給大家參考:

品種 高度範圍 光照需求 澆水頻率 特殊注意事項
富貴竹 30-60cm 耐陰性強 土乾再澆 水耕土耕都可以
觀音竹 50-100cm 半日照佳 保持濕潤 冬季需防寒
米竹 20-40cm 明亮散射光 見乾見濕 適合迷你盆栽
黑竹 40-80cm 全日照半日照 頻繁澆水 莖幹會隨光照變深色
鳳尾竹 60-150cm 需充足陽光 夏季每日 需定期修剪維持造型

最近在花市很紅的米竹也很推,它長不高超級可愛,放在辦公桌上剛剛好,而且會慢慢長出像稻穗一樣的小竹子,萌度破表!如果想要特別一點的,可以考慮黑竹,它的莖會隨著光照強度變成深紫色,看起來超有質感,不過要記得它比較愛喝水,夏天可能要每天澆才夠。

說到造型,鳳尾竹根本是藝術品等級的,它的葉子會自然下垂像鳳凰尾巴一樣,不過要花點心思修剪,建議可以先從簡單的品種開始練習。我鄰居阿嬤養了一盆三十年的鳳尾竹,修剪得超美,每次經過都忍不住多看兩眼~

竹盆栽種類

台灣人最愛的5種竹盆栽,你家陽台適合哪一種?這幾年竹盆栽在台灣真的超紅,不僅好照顧又能帶來好風水,難怪大家都愛在陽台或客廳擺幾盆。今天就來分享5種台灣人最常種的竹子,順便幫你分析哪種最適合你家環境,看完保證讓你心癢癢想去花市帶一盆回家!

首先是最經典的富貴竹,這根本是台灣人家的標配啊!隨便一個玻璃瓶加水就能活,連我這種植物殺手都養得活。它的莖節分明,葉子翠綠,擺在辦公桌上還能招財。不過要注意如果陽光太強葉子會變黃,最適合放在室內窗邊或陽台遮陰處。再來是最近很夯的觀音竹,它的葉片細長優雅,整個氣質就是不一樣。我阿姨家種了一盆在玄關,每天回家看到心情都變好。它喜歡半日照,陽台有遮雨棚的話最理想,記得保持土壤微濕但不能積水喔!

下面這個表格幫你快速比較5種竹子的特性:

品種 適合環境 日照需求 澆水頻率 特殊注意事項
富貴竹 室內/半戶外 低日照 1週1次 水培要定期換水
觀音竹 半戶外 半日照 2-3天1次 怕強風易倒伏
黑竹 全戶外 全日照 每天 莖會隨光照變深色
米竹 室內 散射光 1週2次 葉子小易積塵要常擦拭
葫蘆竹 半戶外 半日照 3天1次 造型特殊需定期修剪

說到黑竹,這可是文青最愛!它的竹竿會隨著陽光照射越來越黑,放在陽台超有禪意。我朋友在頂樓種了一排當屏風,夏天還能擋西曬超實用。不過它需要每天澆水,適合勤勞的人。另外米竹就超適合懶人,小小一盆放書桌超可愛,我家的那盆已經陪我度過三個年頭了,只要記得偶爾擦擦葉子就好。最後是造型特殊的葫蘆竹,它的節間會膨脹像葫蘆超有趣,園藝店老闆說要定期修剪才能維持美美造型,適合喜歡動手整理植物的人。

新手如何挑竹盆栽?這3種最好養活又好看,這絕對是許多剛入門植物愛好者最想知道的問題。台灣氣候潮濕悶熱,其實蠻適合養竹類植物,但市面上品種那麼多,到底該怎麼選才不會變成「植物殺手」呢?今天就來分享3種連我這種手殘黨都能養活的竹盆栽,保證好看又不費心!

首先推薦的是「富貴竹」,這根本就是新手救星啊!我辦公室那盆已經活了兩年多,連出差忘記澆水都沒事。它的葉子翠綠細長,擺在書桌或客廳都很有氣質,而且水耕或土耕都可以,超級隨和。記得剛買回來時要把底部斜切,這樣吸水效果更好喔!

第二種是「觀音竹」,這種竹子長得比較矮小緊湊,很適合放在陽台或窗台。我家的觀音竹放在西曬的窗邊,每天下午陽光直射也沒在怕,反而越曬葉子越漂亮。最棒的是它幾乎不用修剪,自然就會長成圓圓的一叢,看起來超療癒的~

最後要推的是「米竹」,這是我最近的新寵!它的葉子小小圓圓的,遠看像一團綠色絨球,超級可愛。米竹最厲害的是耐陰性強,就算家裡光線不足也能活得好好的。我把它放在浴室裡,居然越長越茂盛,每天刷牙看到心情都變好了!

品種 光照需求 澆水頻率 適合擺放位置 特殊優點
富貴竹 中等 1週1次 客廳、辦公室 可水耕,耐旱性強
觀音竹 充足 3天1次 陽台、窗台 耐曬,自然成型
米竹 5天1次 浴室、臥室 耐陰,造型可愛

這三種竹子我都親身養過,真的不太需要什麼特殊照顧。記得剛開始養的時候,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澆水太勤快,其實竹子寧可乾一點也不要太濕。另外建議買的時候挑葉子翠綠、莖部結實的,這樣帶回家比較容易適應新環境。花市老闆還教我一招,用手指輕彈竹竿,聲音清脆的代表健康狀況良好喔!

竹盆栽種類

竹盆栽為什麼會黃葉?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家裡養的竹盆栽怎麼突然開始黃葉了?其實竹子雖然看起來很耐養,但照顧起來還是有不少小細節要注意的。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最常見的原因,讓你的竹盆栽可以一直保持翠綠健康的樣子。

首先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澆水不當,很多人以為竹子喜歡水就一直拼命澆,結果根部泡在水裡太久反而爛根。竹子其實喜歡濕潤但不是積水的環境,建議可以用手指摸摸看土壤表面,等稍微乾了再澆水。另外一個容易被忽略的是光照問題,竹子雖然耐陰但也不能完全沒有光線,放在完全沒窗戶的房間久了葉子就會變黃。

問題原因 具體表現 解決方法
澆水過多 葉尖開始發黃,土壤長期潮濕 減少澆水頻率,等表土乾再澆
光照不足 整株葉色變淡,新葉特別黃 移到有散射光的位置
營養缺乏 老葉先黃,生長停滯 每2-3個月施一次薄肥
水質問題 葉片出現斑點,邊緣焦黃 改用過濾水或靜置過的自來水

除了上面這些,還要注意溫度和通風的問題。夏天如果放在冷氣出風口附近,或是冬天太靠近暖氣,都容易讓葉子變黃。建議把竹子放在室溫穩定的地方,保持空氣流通。另外有些人會用噴霧來增加濕度,這個方法不錯但要避免在晚上噴,葉面積水太久也容易生病。

肥料的部分也要特別小心,很多人覺得竹子長得慢就拼命施肥,結果反而造成肥傷。其實竹子對肥料需求不高,特別是剛買回來的前幾個月,盆土裡的養分通常都還夠用。如果真的想施肥,記得要稀釋得比包裝上建議的更淡一些,寧可少量多次比較安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