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討論「打那一股」AI熱潮,特別是Google推出的Gemini系列真的讓人眼睛一亮。從去年開始,這個號稱最強AI模型的Gemini Pro就掀起一波討論,到現在進化到Gemini 2.5 Pro版本,功能越來越強大,價格卻意外地親民,學生還能用學生證免費爽用12個月!
先來看看Gemini Pro和2.5 Pro的主要差異:
功能比較 | Gemini Pro | Gemini 2.5 Pro |
---|---|---|
上下文記憶長度 | 約32K tokens | 突破128K tokens |
多模態處理 | 基礎支援 | 強化影像/音頻分析 |
程式碼生成 | Python/JS為主 | 支援10+語言 |
回應速度 | 0.8-1.2秒 | 0.5-0.8秒 |
月費方案 | $20美元 | $25美元 |
實際用過就知道,打那一股AI真的不是隨便吹噓。寫程式時它能自動補完整段function,連註解都幫你寫好;做報告時直接把PDF丟給它,幾秒鐘就整理出重點摘要。最猛的是現在2.5 Pro版本,連YouTube影片連結丟過去,它都能自動生成逐字稿加內容分析,根本是懶人救星。
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學生方案很划算,但免費版還是有一些限制。像是API呼叫次數每月只有500次,超過就要付費。如果是重度使用者,建議直接訂閱Pro版,畢竟一個月不到800台幣,比請助理便宜多了。最近還發現一個小技巧:用台灣IP登入時,價格會自動換算成台幣計價,比直接用美元付款省下匯差手續費。
說到實際應用場景,身邊幾個做電商的朋友都把Gemini整合到客服系統了。它不只會用繁體中文回訊息,還能根據對話情境自動切換正式或口語風格,連「啦」、「餒」這種語氣詞都用得很自然,客人根本分不出是真人還是AI。有個賣衣服的店家更絕,訓練Gemini記住所有商品尺寸表,現在客人問「這件L號適合165公分穿嗎」,AI三秒就能給出精確建議。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打哪一股最適合小資族?2025年台股入門指南」,其實2025年的台股市場變化蠻大的,特別是AI相關產業持續發燒,但小資族要進場還是得先做好功課。現在台股定期定額門檻降到1,000元就能玩,對預算有限的人來說真的很友善,不過選股還是要謹慎,畢竟錢難賺啊!
先來看看2025年適合小資族關注的幾類股票:
類別 | 代表股票 | 適合原因 | 風險提醒 |
---|---|---|---|
半導體ETF | 0052 | 分散風險,跟緊台積電 | 波動較大,需長期持有 |
金融股 | 2886 | 配息穩定,股價相對平穩 | 成長性較低 |
綠能概念 | 6443 | 政策支持,長期趨勢向上 | 短期可能受政策影響 |
5G相關 | 2454 | 基礎建設需求持續 | 技術更新快,競爭激烈 |
2025年特別要注意的是,美國升息循環可能結束,資金回流新興市場的機會增加,台股中的權值股和外銷比重高的公司會是觀察重點。另外ESG概念股這幾年越來越受重視,特別是台灣的太陽能板和離岸風電相關企業,政府補助多,訂單能見度高,很適合想長期投資的小資族。
新手進場建議先從「定期定額買ETF」開始練手感,等熟悉市場節奏後再考慮個股。現在很多券商APP都有智慧選股功能,可以設定條件自動篩選符合自己風險屬性的股票,記得要設定停損點,別讓小虧變成大賠。最近很紅的AI選股工具也可以參考,但千萬別完全依賴,畢竟市場變化快,還是要保持獨立判斷。
什麼時候打哪一股最划算?專家教你抓準時機
最近股市波動大,很多朋友都在問「到底什麼時候進場最划算?」其實買股票就跟買菜一樣,時機點真的很重要!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讓你在投資路上少走點冤枉路。首先要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股票其實適合在不同的時段進場,這就跟吃早餐要選豆漿、午餐吃便當一樣,每個時段都有最對味的選擇。
根據專業分析師的觀察,台股通常有幾個特別容易出現好買點的時段。像是早上開盤前半小時,常常會有一些短線操作的機會;而接近收盤前的最後30分鐘,則是主力大戶比較活躍的時間。不過這些都只是大方向,真的要下手前還是得看個股的狀況啦!
股票類型 | 建議進場時段 | 注意事項 |
---|---|---|
大型權值股 | 早盤9:00-10:00 | 觀察外資動向 |
中小型成長股 | 午盤11:30-13:30 | 注意成交量變化 |
熱門題材股 | 尾盤13:00-13:30 | 小心追高風險 |
防禦型股票 | 盤中任何時段 | 適合長期持有 |
除了看時段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有些朋友會問「那到底要買幾支股票才夠?」其實這個沒有標準答案,但一般建議新手可以先從3-5支不同產業的股票開始練習。這樣就算某個產業遇到波動,整體投資組合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另外要特別提醒的是,最近因為國際情勢變化快,建議大家在進場前一定要做好功課。像是看看公司的基本面、產業前景,還有最近有沒有什麼重大消息要公布。這些都會影響股價的走勢,千萬不要只憑感覺就衝進去買賣啊!
新手如何打哪一股?5個超實用選股技巧
最近股市熱絡,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問「新手該怎麼選股票?」其實選股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只要掌握幾個基本原則,就能避開很多地雷。今天就來分享5個連菜鳥都能快速上手的實用技巧,讓你不再被市場消息牽著鼻子走。
首先一定要看公司基本面,就像買東西要看成分標示一樣。建議新手先從「每股盈餘(EPS)」和「本益比(PE)」這兩個指標開始學起。EPS代表公司賺錢能力,通常連續3年都穩定成長的比較安全;PE則能看出股價是否合理,一般來說15-20倍算是正常範圍。
指標名稱 | 新手建議值 | 說明 |
---|---|---|
EPS | >1元且逐年成長 | 每股賺多少錢 |
PE Ratio | 15-20倍 | 股價是淨利的幾倍 |
殖利率 | 3-5% | 每年配息比例 |
負債比 | <50% | 公司欠錢比例 |
再來要觀察成交量,這就像店家的來客數一樣重要。成交量太低的股票(比如每天不到500張)流動性差,想賣的時候可能找不到買家。建議新手優先選擇日均量1000張以上的個股,進出比較方便。另外可以注意外資和投信的買賣超情況,這些法人通常研究比較深入,他們的動向值得參考。
產業趨勢也很關鍵,與其盲目跟風,不如挑選未來有發展性的行業。像是AI、電動車、綠能這些都是現在當紅的題材,但要注意別追高已經漲太多的股票。新手可以從「產業龍頭股」開始研究,這些公司通常體質穩健,資訊也比較透明。
最後提醒大家,別把所有錢壓在同一支股票上。分散投資3-5支不同產業的股票,能有效降低風險。剛開始可以先用小資金練習,等累積經驗後再慢慢增加部位。記住,股市不是賭場,做好功課才能玩得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