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變化大,時不時就來場暴雨,很多朋友家裡都遇到「房子滲水」的困擾。牆壁出現水漬、天花板開始剝落,這些都是常見的滲水徵兆,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影響到房屋結構安全。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檢查和處理方法,讓你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避免後續更麻煩的修繕工程。

常見滲水原因與處理方式

滲水位置 可能原因 初步處理建議
天花板 樓上水管破裂或防水層失效 先聯繫樓上住戶檢查,並暫時用容器接水
牆壁 外牆裂縫或窗框密封不良 標記滲水範圍,拍照存證後聯繫專業師傅
浴室地板 防水層老化或排水管堵塞 減少用水頻率,盡快安排防水工程
陽台 排水孔堵塞或地坪傾斜 先清理排水孔,檢查地坪排水狀況

如果你發現家裡有滲水問題,千萬不要自己隨便動手處理,尤其是涉及到結構或管線的部分。我朋友之前就是覺得小問題自己來,結果把牆壁敲開才發現裡面水管早就鏽蝕嚴重,最後反而要花更多錢重新配管。建議可以先用手機拍下滲水的狀況,記錄發生的時間和位置,這樣後續要找師傅來處理也比較容易說明情況。

雨季來臨前最好先做個簡單的居家檢查,像是看看窗框周圍有沒有裂縫、陽台排水孔是否暢通。這些小地方平時很容易忽略,但往往就是滲水的源頭。另外也要注意,有些滲水問題可能是隔壁鄰居造成的,這時候就要好好溝通,一起找出解決辦法,畢竟大家都是住在同一棟大樓,問題不處理好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房子滲水

最近梅雨季節來臨,很多人家裡牆壁開始出現滲水問題,讓人超頭痛的!「為什麼我家牆壁會滲水?5個常見原因一次看懂」這個問題困擾著不少台灣的屋主。其實牆壁滲水不單單是美觀問題,嚴重的話還會影響房屋結構,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最常見的滲水原因,讓你能快速找出問題所在。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外牆防水層老化,特別是台灣氣候潮濕又多颱風,建築物外牆的防水塗料經過長期日曬雨淋,大概10-15年就會開始劣化。這時候雨水就會從外牆裂縫滲入,在室內牆面形成水漬。另外一種情況是樓上住戶的防水沒做好,如果是公寓大樓,樓上浴室或陽台的防水層失效,水就會往下滲到你家天花板或牆壁,這種情況在老公寓特別常見。

再來就是管線漏水問題,包括冷水管、熱水管或是排水管,只要管線接頭鬆脫或是管材老化,水就會從牆壁內的管線滲出來。這種情況通常會看到牆面有持續性的潮濕,甚至會出現壁癌。另外窗框周圍也是滲水的高風險區域,特別是鋁窗的填縫劑老化或施工不良,遇到颱風暴雨時雨水就容易從窗框縫隙滲入。

最後要特別注意的是頂樓住戶的屋頂防水問題,台灣夏季高溫加上強烈紫外線,屋頂防水層很容易劣化。如果發現天花板有滲水痕跡,而且是在下雨後才出現,很可能就是屋頂防水出問題了。

滲水原因 常見位置 發生時機 特徵
外牆防水老化 建築外牆 下雨後 牆面出現水漬
樓上防水失效 天花板/靠近浴室牆 樓上用水時 持續性潮濕
管線漏水 任何有管線的牆面 任何時間 牆面潮濕面積擴大
窗框滲水 窗戶周圍 颱風或大雨後 窗邊牆面有水流痕跡
屋頂防水問題 頂樓天花板 下雨後 天花板出現水痕

發現牆壁滲水時,建議先觀察滲水的時間點和位置,這樣比較容易判斷是哪種原因造成的。如果是管線漏水要盡快處理,不然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牆壁結構受損。而外牆或屋頂的防水問題,最好在雨季來臨前就先檢查,才不會等到滲水了才來手忙腳亂。

天花板漏水怎麼辦?DIY緊急處理步驟教學

最近颱風季來臨,好多人家裡都遇到天花板漏水的問題,看到水珠一滴一滴往下掉真的會讓人很焦慮!今天就來分享幾個簡單的DIY處理方法,讓你在找到專業師傅前先做好緊急處理,避免家裡變成水簾洞。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漏水點,可以用乾抹布把天花板擦乾,然後觀察水漬擴散的方向。記得要先把家具移開,鋪上舊報紙或塑膠布接水,不然地板泡水就更麻煩了。如果漏水情況不嚴重,可以試試用防水膠帶暫時封住裂縫,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喔!

工具材料 用途 注意事項
塑膠布/防水帆布 接水防護 要鋪得比漏水範圍大
防水膠帶 暫時封縫 要擦乾表面再貼
水桶/臉盆 接漏水 定時倒水避免溢出
除濕機 降低濕度 要遠離漏水處使用

如果漏水是從燈具附近開始的,一定要先關掉電源!安全最重要。可以用螺絲起子把燈具蓋板拆下來檢查,有時候是因為樓上水管破裂導致積水從燈座滲下來。這種情況建議先用塑膠袋把燈座包起來,避免觸電危險。

遇到大面積漏水時,記得要把天花板戳幾個小洞讓積水流出來,不然水積在裡面會讓天花板整個塌下來。可以用尖頭螺絲起子輕輕戳洞,但力道要控制好,太用力可能會讓破洞變更大。處理完記得要開窗通風,不然濕氣太重容易發霉。

房子滲水

颱風天房子滲水該找誰?專業師傅聯絡懶人包來啦!每次颱風來襲,最怕家裡突然變成水濂洞,牆壁滲水、天花板滴水真的會讓人崩潰。這種時候千萬別自己亂處理,找對專業師傅才能徹底解決問題,不然下次颱風來又會重蹈覆轍。今天就來分享幾種常見漏水情況該找誰處理,還有實用的聯絡資訊整理給大家。

首先要知道漏水原因不同,要找的師傅也不一樣。如果是屋頂漏水,那就要找防水工程或屋頂修繕的師傅;牆壁滲水可能是外牆防水層出問題;窗框周圍漏水則要找鋁窗師傅來重新填縫。記得要先拍照記錄漏水位置和情況,這樣師傅來的時候才能準確判斷問題所在。

漏水類型 適合師傅 常見處理方式 平均收費範圍
屋頂漏水 防水工程師傅 防水層重做、裂縫修補 NT$8,000-20,000
外牆滲水 泥作師傅 外牆防水塗料、裂縫填補 NT$5,000-15,000
窗框周圍漏水 鋁窗師傅 矽利康填縫、窗框調整 NT$2,000-8,000
天花板滴水 水電師傅+泥作師傅 檢查管線、修補天花板 NT$3,000-12,000

颱風過後是找師傅的黃金時間,因為很多問題要等下雨才能發現。建議可以先上台灣幾個知名的師傅媒合平台像是「Tasker出任務」、「PRO360」找評價好的師傅,或者問問社區管委會有沒有配合的優良廠商。記得要貨比三家,請師傅現場勘查後報價,不要急著馬上決定。有些師傅會用紅外線熱像儀檢測,這種專業設備能更準確找到漏水點,雖然費用可能高一點,但能避免亂打牆找問題的狀況。

平時就要注意房子的保養,特別是老房子更容易在颱風天出問題。每年雨季前可以請師傅來檢查屋頂防水層和外牆狀況,預防勝於治療。如果發現小範圍的滲水,也可以先自己用防水膠帶或速乾水泥暫時處理,等天氣好再請師傅來徹底修繕。千萬別覺得小漏水沒關係,台灣潮濕的氣候很容易讓小問題變成嚴重的壁癌或鋼筋鏽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