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彎彎曲曲樹生長速度」到底快不快,這種來自馬達加斯加的特殊植物,因為長相實在太特別,像被誰扭過一樣,讓大家都很好奇它到底怎麼長大的。其實這種樹本名叫Decarya madagascariensis,是龍樹科的成員,最特別的就是它完全沒有葉子,整棵樹都是彎來彎去的灰綠色枝條,看起來就像用黏土捏出來的藝術品。
說到生長速度,彎彎曲曲樹真的不是那種會讓你驚呼「長好快」的植物。它屬於慢郎中類型,尤其是在台灣這種氣候下,一年能長個5-10公分就很不錯了。不過這種緩慢生長的特性,反而讓它成為很適合盆栽的植物,不用擔心一下子就把家裡空間佔滿。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生長速度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生長條件 | 年增長高度 | 枝條增粗速度 |
---|---|---|
理想環境 | 8-12cm | 0.3-0.5cm |
一般居家養護 | 5-8cm | 0.2-0.3cm |
光照不足 | 3cm以下 | 幾乎不增粗 |
要讓彎彎曲曲樹長得好,最重要的就是給它足夠的陽光。雖然它長得慢,但超愛曬太陽的,最好是能放在陽台或窗邊這種光線充足的地方。澆水方面就要特別注意,因為它原生在乾燥環境,寧可讓土乾一點也不要太濕,夏天大概1-2週澆一次就夠了,冬天甚至可以拉長到3-4週。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這種樹要長得這麼彎曲?其實這是它在原生地的生存策略。馬達加斯加的乾旱環境讓植物必須想辦法減少水分蒸發,彎曲的枝條可以創造更多陰影,讓整棵樹不會被太陽直曬得太厲害。這種長相雖然讓它生長速度變慢,但卻能幫助它在惡劣環境中存活下來,真的是很聰明的設計呢。
彎彎曲曲樹到底是什麼?這種植物超特別的!第一次看到它的人一定會被它那像麻花捲一樣扭來扭去的樹幹給吸引住。這種樹其實正式名稱叫做「扭葉榕」,是台灣低海拔山區很常見的原生種植物,特別喜歡生長在潮濕的溪谷邊。它的樹幹會自然呈現螺旋狀生長,看起來就像被人工扭過一樣,超級有趣的啦!
這種樹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那獨特的生長方式。一般樹木都是直直往上長,但扭葉榕偏偏要走自己的路,樹幹會像跳舞一樣左右扭動。老一輩的台灣人常說這是因為樹精在作怪,其實是因為它的韌皮部和木質部生長速度不一致造成的自然現象。在台灣的步道或公園裡,常常可以看到小朋友興奮地圍著這種樹轉來轉去,數它到底轉了幾圈呢!
特徵 | 說明 |
---|---|
學名 | Ficus superba var. japonica |
別名 | 扭葉榕、螺旋樹 |
分佈 | 台灣低海拔山區 |
樹高 | 通常5-15公尺 |
特殊之處 | 樹幹自然呈螺旋狀生長 |
扭葉榕除了造型特殊,其實對生態環境也很重要。它的果實是很多鳥類的最愛,像是五色鳥、白頭翁都超愛來吃。而且因為樹幹長得彎彎曲曲的,很容易形成樹洞,變成小動物們的天然旅館。在夏天時,它的樹冠茂密,也是路人遮陽的好地方。下次在郊外散步時,不妨多注意一下路邊,說不定就能發現這棵「天然藝術品」喔!
在台灣的植物園或是一些觀光景點,偶爾會看到導覽員特別介紹這種樹。有些地方的扭葉榕因為長得特別誇張,甚至變成打卡熱點。像陽明山二子坪步道就有幾棵超有名的,樹幹扭轉的角度簡直像在跳街舞一樣。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它長得很可愛,但可別為了拍照就去攀爬或拉扯,這樣可能會傷害到這些珍貴的自然奇觀呢!
你有沒有在爬山的時候,看過那些長得歪七扭八的樹?為什麼彎彎曲曲樹長得這麼歪七扭八?其實這些樹木會長成這樣,背後可是有好多有趣的原因呢!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造型特別」的樹木到底是怎麼回事。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環境因素啦!生長在懸崖邊或是風很大的地方,樹木為了站穩腳跟,就會順著風向長成彎曲的形狀。像是在陽明山或是合歡山的高海拔地區,你就常能看到這種「風剪樹」,它們的枝幹都會往同一個方向傾斜,看起來就像被梳子梳過一樣,超特別的!
影響因素 | 造成的樹形特徵 | 常見地區 |
---|---|---|
強風吹襲 | 單側傾斜生長 | 高山稜線 |
爭奪陽光 | 不規則扭曲 | 密林底層 |
地質不穩 | 根部裸露彎曲 | 陡峭山坡 |
另外啊,有些樹木會長得歪歪扭扭,其實是在跟隔壁的樹木搶陽光啦!在樹林比較茂密的地方,下面的小樹為了要曬到太陽,就會用各種奇怪的姿勢拼命往上竄,結果就長成七拐八彎的樣子了。台灣中低海拔的森林裡,這種情況特別常見,下次去爬山可以仔細觀察看看。
還有一種情況是土壤的問題,像是長在岩石縫隙裡的樹,它們的根部為了找地方鑽,整個樹幹就會跟著扭來扭去。像太魯閣峽谷那些長在懸崖上的樹,很多都是這樣長大的,雖然看起來很辛苦,但它們就是有辦法在這麼艱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真的超厲害的!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彎彎曲曲樹的生長速度到底快不快?」其實這個問題要看品種和環境啦!台灣常見的彎曲樹種像九芎、雀榕,它們的生長速度差異就蠻大的。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際觀察到的經驗,讓大家更了解這些造型特別的樹木。
先說說九芎,這種樹在台灣山區很常見,枝幹會自然彎曲,看起來超有藝術感。它的生長速度算是中等偏快,幼苗時期一年可以長高30-50公分,但隨著樹齡增加會慢慢變慢。最特別的是,就算被颱風吹歪了,它還是會繼續往陽光方向生長,所以常常看到各種奇特的彎曲造型。
至於大家常說的「雀榕」,就是那種會長在牆縫或屋頂上的樹啦!它的生長速度就快多了,尤其是在潮濕環境:
樹種 | 幼苗期年增長 | 成熟後年增長 | 特別注意事項 |
---|---|---|---|
九芎 | 30-50公分 | 10-20公分 | 耐旱但怕積水 |
雀榕 | 60-80公分 | 30-40公分 | 根系發達會破壞建築物 |
台灣欒樹 | 40-60公分 | 20-30公分 | 秋季葉色會變黃 |
實際種植時要注意,彎曲樹種的生長速度會受土壤影響很大。像我們社區有棵九芎種在貧瘠的紅土坡上,五年了才兩公尺高;但公園裡同齡的九芎因為定期施肥,已經超過三公尺了。而且這些樹一旦開始彎曲生長,後續的修剪方式也會影響它的生長節奏,太常修剪反而會讓它長得更慢喔!
另外要提醒的是,很多人以為彎曲的樹都長很慢,其實像雀榕這種,就算枝幹彎來彎去,一年還是可以竄高不少。上次颱風過後,我家旁邊空地突然冒出一棵雀榕小苗,才過八個月就已經比我還高了,枝幹還自己扭成麻花狀,超神奇的!所以說啊,與其問生長快不快,不如先搞清楚是什麼樹種,還有它生長的環境條件比較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