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北斗七星 英文」點講嗎?其實佢哋嘅英文名係”Big Dipper”,不過嚴格嚟講呢個係北美地區嘅叫法,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名稱係”Ursa Major”(大熊座)嘅一部分。今日就同大家傾下呢個成日見到但未必好了解嘅星群啦!

北斗七星其實係由七粒好光嘅恆星組成,喺北半球幾乎全年都可以見到。佢哋排成個勺形,所以華人叫佢做「北斗」,而英文”Dipper”就係「勺」嘅意思。有趣嘅係,唔同文化對呢組星都有唔同嘅解讀同稱呼:

地區/文化 稱呼 象徵意義
中國 北斗七星 天帝嘅座駕
北美原住民 Big Dipper 取水用嘅長柄勺
英國 Plough 農耕用嘅犁
北歐 Odin’s Wagon 神王奧丁嘅戰車

講到點樣用英文介紹北斗七星,可以咁講:”Those seven bright stars forming a ladle shape are called the Big Dipper, which is part of the Ursa Major constellation.” 如果想專業啲,可以話:”The asterism known as the Big Dipper consists of seven prominent stars: Alkaid, Mizar, Alioth, Megrez, Phecda, Merak, and Dubhe.”

北斗七星唔單止好睇,仲好實用㗎!自古以嚟,航海同旅行嘅人都靠佢哋嚟辨認方向。只要搵到勺口最尾嗰兩粒星(Merak同Dubhe),將佢哋連線向上延伸約五倍距離,就會見到北極星,咁就可以確定北方位置啦。呢個方法到而家都仲好有用,特別係喺冇指南針嘅情況下。

天文愛好者成日都會用北斗七星做「路標」,因為佢哋可以幫助搵到其他星座。比如話,跟住勺柄嘅弧度延伸出去,就會見到牧夫座嘅大角星;而順住勺口向上就會搵到北極星所在嘅小熊座。所以話,識得北斗七星嘅英文同位置,對於觀星真係好有幫助㗎!

北斗 七星 英文

北斗七星英文怎麼説?教你最道地的講法,這可是連很多英文不錯的台灣人都會搞混的冷知識呢!其實北斗七星的英文不是直譯成”Seven Stars of the North”,老外根本聽不懂啦。最常用的說法是Big Dipper,這個詞源自北美原住民對這個星群的稱呼,因為它的形狀就像個大湯勺(dipper就是勺子的意思),在美國連小朋友都知道這個說法喔!

不過有趣的是,英國人反而比較常用Plough(犁)來稱呼北斗七星,因為他們覺得星群連起來的形狀像農具。這種差異就像台灣人說「番茄」、香港人說「番茄」但用詞發音不同一樣,都是文化差異造成的呢!

地區 英文稱呼 字面意思 使用頻率
北美 Big Dipper 大湯勺 ★★★★★
英國 Plough ★★★★☆
天文學領域 Ursa Major 大熊座(拉丁文) ★★★☆☆

說到這裡要提醒大家,雖然天文學上正式名稱是Ursa Major(大熊座),但平常聊天用這個詞反而會讓老外覺得太學術了。我有個朋友第一次去加拿大homestay,跟寄宿家庭說”I saw Ursa Major last night”,對方還愣了三秒才反應過來是在講北斗七星,超尷尬的啦!所以除非是在討論專業天文知識,不然用Big Dipper就夠親切了。

另外補充個小知識,北斗七星其實只是大熊座的一部分喔!完整的大熊座還包含其他星星,只是這七顆特別亮又排成勺狀最好認。下次晚上抬頭看星星時,不妨試著找找看勺柄尾端的第二顆星Mizar,視力好的人會發現它旁邊還有顆小跟班Alcor,這可是古代阿拉伯人用來測試視力的「考驗星」呢!

為什麼北斗七星英文叫Big Dipper?來聽故事。其實這個名字背後藏著一個超有趣的典故,跟西方人的生活習慣大有關係!北斗七星在台灣我們都習慣這樣叫,但對歐美來說,他們看到的不是「勺子」,而是另一個日常用品喔。

話說早期歐洲人航海或務農時,晚上常靠星星辨位。他們發現這七顆亮星連起來的形狀,超像廚房裡用來舀水或湯的「長柄勺」(就是英文的dipper)。而且因為這個星座特別顯眼,看起來比一般勺子更大,所以就直接叫它「Big Dipper」啦!有趣的是,不同文化對同個星座的想像完全不同:

地區 星座稱呼 聯想形狀
台灣/中國 北斗七星 古代舀酒的斗
歐洲 Big Dipper 長柄湯勺
英國部分地區 Plough 耕田的犁

其實Big Dipper只是北斗七星的一部分,屬於大熊座(Ursa Major)的尾巴和背部。西方人把整個大熊座連起來看,會覺得像一隻熊在天空漫步,而北斗七星剛好是熊的尾巴和身體曲線。這種差異也反映東西方觀察自然的角度不同,台灣人注重實用導向的「指引方向」,歐洲人則更常把星星和神話動物連結。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個冷知識:北斗七星的英文別名還有「Charles’ Wain」,源自古代英語的「農夫馬車」。這跟北歐神話有關,傳說中雷神索爾的戰車被放到天上變成星座。你看,光是星星的名字就能挖出這麼多文化故事,下次抬頭看夜空時,是不是覺得更有趣了呢?

北斗 七星 英文

什麼時候看北斗七星最清楚?觀星小技巧其實很簡單,只要掌握幾個重點就能輕鬆找到這組著名的星群啦!北斗七星是台灣夜空中最容易辨認的星座之一,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觀看時機和地點都有小訣竅喔。

首先要知道,北斗七星在台灣全年都看得到,但最清楚的時段是春季到初夏的夜晚。這時候北斗七星會高掛在天頂附近,特別明亮好找。建議可以參考下面這個觀星時間表:

月份 最佳觀測時間 北斗七星位置
3-5月 晚上8-10點 天頂偏北
6-8月 晚上9-11點 西北方高空
9-11月 晚上7-9點 北方低空
12-2月 凌晨時段 接近地平線

觀星地點的選擇也很重要,盡量避開城市光害。台灣有很多適合的觀星景點,像是合歡山、陽明山或是東部的海岸線。記得要挑選天氣晴朗、無雲的夜晚,農曆月初或月底的月光影響較小,星星會更明顯。

找北斗七星有個小技巧,先找到最亮的兩顆星「天樞」和「天璇」,這兩顆連線向外延伸約五倍距離就是北極星。北斗七星的斗柄部分在春夏時會朝上,秋冬時則會朝下,這個特徵可以幫助辨認。用手機下載星圖APP也很方便,對著天空就能即時辨識星座位置。

記得觀星時要讓眼睛適應黑暗,大概需要15-20分鐘才能完全適應夜間視力。不要一直看手機或強光,這樣會讓瞳孔縮小影響觀星效果。可以帶條毯子或躺椅,舒舒服服地仰望星空,這樣才不會脖子痠痛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