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IG上超紅的「加分梗圖」你follow了嗎?這些超有梗的圖片搭配神來一筆的文字,總能精準戳中台灣人的笑點,讓人忍不住想按愛心+分享給朋友。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些讓生活更有趣的梗圖文化,順便分享幾個小技巧,讓你也能輕鬆製作出讓人會心一笑的作品!
說到梗圖的流行趨勢,最近特別受歡迎的有這幾種類型:
類型 | 特色 | 熱門範例 |
---|---|---|
台灣限定梗 | 結合在地生活經驗 | 早餐店阿姨問「要什麼醬」的選擇障礙 |
時事改編 | 跟風熱門新聞話題 | 颱風假宣布時的上班族表情包 |
迷因翻玩 | 經典迷因在地化 | 台灣版「女人吼貓」餐桌場景 |
要製作一張讓人瘋狂轉傳的加分梗圖,其實沒有想像中難。首先最重要的是「共鳴感」,選擇大家都經歷過的日常小事,像是超商集點換不到想要的贈品、手搖飲料甜度冰塊的選擇困難症,這些題材最容易引發網友們「對對對!就是這樣!」的認同感。再來就是「時機點」的掌握,像是颱風天前後、連假結束前、考試週期間,都是梗圖大爆發的黃金時段。
很多人會問,到底要去哪裡找這些素材?其實現在有很多超方便的APP,像是Canva、Imgflip都有現成的模板可以直接套用。不過最推薦的還是直接從日常生活中取材,用手機隨手拍下有趣的畫面,加上幾句畫龍點睛的對白,往往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記住一個小秘訣:字體要夠大、對比要夠強,這樣在手機小螢幕上看才清楚!
在IG上追蹤幾個專門分享梗圖的帳號已經是很多台灣人每天的例行公事。這些帳號通常都很懂網友的胃口,知道什麼時候該放送上班族週一厭世系列、什麼時候該推出學生期末考崩潰特輯。有些創作者甚至會發展出固定角色或系列故事,讓粉絲們每天期待新劇情發展。如果你也想經營自己的梗圖帳號,建議可以鎖定某個特定主題,像是寵物、美食或交通,比較容易培養忠實粉絲。
最近在台灣各大社群平台瘋傳的「加分梗圖」到底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網友們把各種生活情境配上超有梗的文字,讓人看了秒懂又忍不住笑出來的爆笑圖片。這些圖片通常會用誇張的對比或神來一筆的吐槽,完美戳中台灣人的笑點,難怪會在Dcard、PTT和IG上被瘋狂轉發!
這些梗圖之所以會紅,就是因為它們完全抓住台灣人的日常。像是上班族最愛的「週一症候群」系列,把厭世表情配上「老闆說加班是福報」的標題,或是學生族群超有感的「期末考前的我vs考卷發下來的我」對比圖,隨便一張都能讓同溫層瘋狂按讚。而且這些圖片通常都走簡潔路線,不用太多文字就能讓人會心一笑。
梗圖類型 | 經典範例 | 爆紅原因 |
---|---|---|
厭世上班族 | 「當同事說要離職,結果只是換座位」 | 職場心聲太真實 |
學生日常 | 「考前:我要讀書!考中:這是啥?」 | 學生的共同記憶 |
情侶互動 | 「他說在忙,結果在打傳說」 | 戀愛中的小劇場 |
長輩圖進化版 | 「早安圖配上當沖損益」 | 傳統與現代的幽默碰撞 |
這些梗圖的傳播力超強,常常一個晚上就能洗版整個社群。有些甚至會發展成系列作,像是「當台灣人看到價格時」系列,就把各種震驚表情配上「這便當要120?」、「停車費比我午餐還貴」等標題,完全道出小確幸越來越貴的辛酸。還有些創作者會結合時事,像是把政治人物或新聞事件做成梗圖,讓嚴肅的話題也能用輕鬆方式被討論。
製作這些梗圖其實不難,很多台灣網友都用手機APP隨手就能做。重點是要抓到那個「笑點」,可能是某句台語、某個流行語,或是大家都經歷過的尷尬瞬間。像最近很紅的「便利商店店員眼神死」系列,就是把超商打工的心累瞬間用一個眼神完美詮釋,讓服務業從業人員看了直呼「這根本監視器畫面吧!」。
最近FB、IG上超多超好笑的加分梗圖,你是不是也常常被這些創意滿點的迷因笑到不行?誰在製作加分梗圖?這些創作者你一定要追蹤!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在台灣超紅的梗圖創作者,他們的作品不僅超有梗,還常常能精準戳中台灣人的笑點,看完保證讓你心情大好~
首先一定要推的是「台灣迷因 Taiwan Meme」,這個粉絲專頁根本是台灣梗圖界的扛霸子!他們超擅長把時事跟台灣日常生活結合,像是前陣子颱風天的「全聯福利熊」改圖就在網路上瘋傳。小編團隊反應超快,常常新聞一出來馬上就有神作誕生,追蹤他們絕對不會漏掉任何熱門話題。
另外「梗圖倉庫」也是必追的帳號,他們專門收集各種爆笑梗圖,從政治時事到日常生活無所不包。最厲害的是他們會把網友投稿的創意作品整理成主題系列,像是「台灣老闆語錄」、「早餐店阿姨的哲學」這些經典系列,每次看都讓人笑到並軌!
創作者名稱 | 平台 | 特色 | 代表作 |
---|---|---|---|
台灣迷因 | FB/IG | 時事梗圖反應超快 | 全聯福利熊颱風系列 |
梗圖倉庫 | FB | 網友投稿精選 | 早餐店阿姨的哲學 |
每天來點負能量 | IG | 黑色幽默+毒雞湯 | 上班族的厭世語錄 |
說到黑色幽默,就不能不提IG上的「每天來點負能量」,他們的作品雖然看起來很厭世,但其實超療癒!像是「你不是一無所有,你還有病啊」、「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輕鬆」這些金句配上簡單的插圖,完全說中上班族的心聲,難怪追蹤數一直狂漲。
這些創作者之所以能持續產出優質內容,主要是因為他們真的很懂台灣人的生活。從早餐店奶茶的都市傳說,到便利商店店員的日常辛酸,每個梗圖都能讓台灣人會心一笑。而且他們很擅長把負面情緒用幽默的方式呈現,讓大家在笑完之後反而覺得被治癒了。
最近在社群上看到大家都在瘋傳各種加分梗圖,但你有沒有想過何時該用加分梗圖?最佳使用時機大公開其實是有技巧的!用對時機不僅能讓你的貼文更吸睛,還能讓互動率直接飆升。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實用的使用情境,讓你變身梗圖達人。
首先,最適合用加分梗圖的時機絕對是「朋友群組聊天冷場時」。當大家已讀不回或話題快結束時,一張恰到好處的梗圖能瞬間炒熱氣氛。比如朋友抱怨工作很累,你貼一張「當同事說週末要加班.jpg」的梗圖,保證讓整個群組笑翻。這種時候梗圖就像救火隊,輕鬆化解尷尬。
另外在社群平台發文時,也要掌握「話題熱度黃金期」。根據觀察,以下幾種時段貼梗圖效果最好:
時段類型 | 具體時間 | 適合梗圖類型 |
---|---|---|
上班偷滑時間 | 週一~五 10:30-11:30 | 厭世上班族系列 |
午餐休息時間 | 每日 12:00-13:30 | 美食相關、減肥失敗梗 |
睡前滑手機時間 | 平日 22:00-24:00 | 廢到笑、明天不想上班 |
私訊聊天時也有妙用,特別是當對方傳來的訊息讓你不知道怎麼回的時候。與其已讀不回,不如用一張「我懂.jpg」或「這太真實了吧.png」的梗圖接話,既表達了態度又不會太嚴肅。這種用法在曖昧期或剛認識的朋友間特別有效,能讓對話保持輕鬆有趣。
最後要提醒的是,梗圖雖然好用但也要看場合。在正式的工作群組或長輩多的場合就要收斂一點,免得被覺得不夠專業。建議可以先觀察群組風格,如果大家常貼迷因再跟風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