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到底哪些是真正能賺錢的職業?其實台灣這幾年產業變化很快,有些傳統高薪工作可能已經沒那麼吃香,反而新興行業的潛力超乎想像。今天就來分享幾個目前在台灣市場上真正能賺到錢的職業方向,給正在思考轉職或剛出社會的朋友參考。

首先科技業還是穩坐高薪寶座,特別是AI工程師和資料科學家這類職缺。根據104人力銀行的數據,有3年以上經驗的AI工程師,月薪普遍在8-15萬之間,而且很多公司還提供股票選擇權。不過這行門檻比較高,通常需要相關科系畢業或進修專業課程才能入門。

職業類型 平均月薪範圍 入門門檻 發展潛力
AI工程師 8-15萬 碩士以上/專業認證 ★★★★★
資深水電師傅 6-12萬 學徒制/證照 ★★★★☆
跨境電商營運 5-10萬 外語能力/行銷經驗 ★★★★☆

再來是傳統技術行業,你可能想不到,現在水電師傅、冷氣裝修師傅這種藍領工作,收入其實比很多坐辦公室的白領還高。我認識一位在台北做水電20年的老師傅,現在接案一天工錢至少5000起跳,旺季月入20萬都不是問題。關鍵是要有技術、肯吃苦,而且現在年輕人都不太想做這行,反而讓老師傅們的行情水漲船高。

另外這幾年跨境電商也是超級熱門,特別是懂得操作Amazon、Shopify這些平台的行銷人才。有個朋友原本在百貨公司當櫃姐,後來轉做代購,現在專門幫台灣中小企業把商品賣到東南亞,月收入直接翻了三倍。這行最棒的是不用太高學歷,但要會英文或東南亞語言,而且要很懂各國消費者的購物習慣。

醫療美容產業也是持續看漲,不只是醫生賺錢,連美容師、紋繡師這些周邊職業收入都很可觀。我常去的美容工作室,做一次睫毛就要3000塊,熟客多的美容師一個月做50-60個客人很平常。現在很多人願意花錢投資自己的外表,這個市場只會越來越大。

賺錢的職業

最近越來越多人問:「誰適合做自由接案?在家工作也能賺大錢的職業指南」,其實自由工作者不是人人都能當,但如果你符合以下特質,真的可以考慮跳脫打卡人生!首先要有超強自制力,畢竟沒人盯進度,拖延症患者很容易月底喝西北風。再來要懂得時間管理,同時處理多個案子是家常便飯,還要能忍受收入不穩定的心理壓力。

說到在家賺錢的熱門職業,這幾年真的冒出超多選擇,我整理幾個門檻不高但收入不錯的給大家參考:

職業類型 所需技能 平均月收入(新台幣) 接案平台推薦
文案寫手 文字表達、SEO知識 25,000-80,000 104高手、Pro360
社群小編 社群經營、基本美編 30,000-60,000 Tasker出任務
線上家教 學科專業、教學熱忱 20,000-50,000 AmazingTalker
影片剪輯師 Premiere、AE操作 35,000-100,000 小雞上工
網頁設計師 WordPress、UI/UX概念 40,000-120,000 CakeResume

自由接案最棒的就是能自己掌控工作節奏,像我朋友阿明本來是朝九晚五的工程師,後來轉做遠端接案,現在常常下午三點就跑去打籃球,晚上再繼續趕工。不過要注意的是,初期一定要累積作品集和口碑,很多客戶都是靠老客戶介紹來的。建議新手可以先從兼職開始,等案子穩定再考慮全職自由工作者。

接案這條路最怕的就是遇到奧客或拖欠款項,一定要記得簽合約!我自己的經驗是前三個月最難熬,常常要主動去提案、比價,有時候整天都在回訊息報價卻沒成交。但撐過這段時間,建立起固定客戶群後,收入反而比上班時更穩定。現在很多公司都喜歡外包省成本,正是自由工作者的大好機會啊!

什麼時候轉職最賺?台灣高薪職業轉換時機大公開,這絕對是職場工作者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在台灣,轉職不只是換工作那麼簡單,選對時機點可能直接影響年薪跳漲幅度。根據人力銀行最新數據顯示,農曆年後到五月是傳統轉職旺季,但真正能談到好薪水的關鍵其實藏在產業特性裡。

先來看幾個高薪產業的黃金轉職時段,半導體業最好在Q4前卡位,因為年底預算編列完畢,主管有更多談薪空間;軟體工程師則建議避開畢業季,選擇7-8月競爭較少時出手;金融業的Bonus發放多在3月,想跳槽最好等領完再動。這些眉角都是業內人才知道的潛規則,時機抓對薪水多談20%不是問題。

產業類別 最佳轉職月份 薪資漲幅空間
半導體製造 9-11月 15-25%
軟體開發 7-8月 20-30%
金融業 4-6月 18-28%
醫療科技 1-3月 12-22%

除了看產業別,個人職涯階段也很重要。工作3-5年是轉職甜蜜點,這時候技能成熟但成本還不高,企業最願意投資。如果是管理職,建議等到完整帶完一個專案再走,這樣談判籌碼更多。最近就遇到一位工程師朋友,刻意等到手上專案結案才提離職,結果新東家直接開出比預期高15%的條件,就是因為他的實績夠完整。

另外要注意的是,轉職前一定要研究清楚目標公司的財報季節。很多台灣企業Q2是調整組織架構的時機,這時候去談往往能碰到擴編缺,甚至能爭取到管理職。像科技業常有的「預聘」制度,提前半年卡位反而能避開紅海競爭。有位在面板廠的朋友就是看準這一點,去年十月就開始接觸新公司,今年三月順利以高於行情30%的條件轉職成功。

賺錢的職業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為什麼程式設計師這麼賺?揭密科技業高薪背後的真相」。其實啊,這跟整個產業的供需關係和技術門檻有很大關係啦!現在不管是傳統產業還是新創公司,幾乎都需要IT人才來幫忙開發系統或維護網站,但真正厲害的工程師卻沒那麼多,物以稀為貴嘛~

先來看看這張表格,比較一下不同職位的薪資差異:

職位類型 平均月薪(新台幣) 年資要求
初階工程師 45,000-65,000 0-2年
資深工程師 70,000-100,000 3-5年
架構師/技術主管 120,000-200,000 5年以上

你可能會發現,做程式設計的薪水真的比其他行業高不少。這主要是因為寫程式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實戰經驗,不是隨便上個補習班就能馬上上手的。而且科技業變化超快,工程師要一直學習新技術,像最近很紅的AI、區塊鏈,都要花很多時間研究。

另外啊,程式設計師的工作產值也很高。一個好的工程師寫出來的系統,可能幫公司省下幾百萬的人力成本,或是創造上千萬的營收。老闆們當然願意花大錢請厲害的人才啦!而且很多軟體產品只要開發一次,就可以賣給全世界,邊際成本幾乎是零,這種商業模式當然能給員工更好的待遇。

不過說實在的,高薪背後也是有很多辛苦的。工程師常常要加班趕專案,遇到系統出問題半夜也要爬起來修,壓力真的不小。而且技術一直更新,放假還要自己進修,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條路。所以與其羨慕別人薪水高,不如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對寫程式有熱情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