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覆碗】八卦輕鬆學,開啟你的占卜人生之旅!
八卦易經口訣 意味
乾三連 天為圓
坤六斷 萬民庶眾
震仰盂 凡出皆有
艮覆碗 止息止斷
離中虛 火勢蔓延之隔斷
坎中滿 水滴成珠
兑上缺 充足不足
巽下斷 束覺束精

八卦易經:從宇宙規律到現代科學

在宇宙的規律中,八卦易經作為一種古老的中國易學系統,剝離一切冗餘,精簡概括,以精簡易記的符號,刻畫出宇宙的本質。古人以八卦易經口訣,簡潔明瞭,便於記憶和傳遞。

艮覆碗 Play

八卦易經口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兑上缺,巽下斷。

八卦易經口訣背後的哲理和文化含義,不僅僅侷限於占卜之法,更 abreast於宇宙的規律和人類智慧的根源。

艮覆碗

從宇宙上看地球有六大洲,六大大陸板塊,而「坤為地」,因此抽象式的符號就成了「坤六段」。因為「天地人三才」,所以每個卦有三個爻。而人看天,天在地平線以上,「乾為天」就可用「乾三連」三個陽爻表示。

現代流體力學也講水流速度分佈是盾形的圖形,與八卦易經口訣中「離中虛」所表示的現代化學、火焰的象形符號相呼應。

在現代社會中,八卦易經的離中虛與坎中滿的含義,更能代表現代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之間的平衡。

因此,八卦易經口訣並非僅僅是一種占卜法,更是一種通往宇宙深層的哲理和文化之典範。

艮覆碗:解構與重塑的傳統建築智慧

翻開古老典籍,映入眼簾的往往是令人敬畏的建築羣,其中不乏奇特的建築構造,其中一種便是「艮覆碗」。這個名稱看似簡單,卻藴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建築智慧。

「艮覆碗」一詞最早出現於宋代營造法式,指的是一種碗狀的建築結構,其形狀如同倒扣的半個碗,四周以土坯或磚石砌成高聳的圍牆,用以支撐上方的屋頂。這種結構在古代建築中十分常見,不僅運用於民居,也廣泛應用於寺廟、祠堂等建築中。

之所以稱為「艮覆碗」,是因為其形制與八卦中的「艮卦」相似。八卦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象徵著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艮卦」代表山,而「艮覆碗」的形狀恰似一座覆蓋山體的碗狀結構,因此得名。

「艮覆碗」的建築構造不僅具有美學價值,更體現了古人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其碗狀結構可以有效地收集雨水,並將其引導至建築物四周,形成天然的排水系統。同時,高聳的圍牆可以阻擋風沙,保護建築物免受侵蝕。

更重要的是,「艮覆碗」的設計理念與中國傳統的風水思想息息相關。風水學認為,房屋的形制與周圍環境息息相關,好的風水可以帶來吉祥如意,而壞的風水則會帶來厄運。因此,古人在設計建築時,會刻意模仿自然界中的山水形狀,以期達到風水的平衡。

「艮覆碗」的形狀與山體相似,可以有效地藏風聚氣,形成良好的風水格局。同時,其碗狀結構可以收集雨水,並將其引導出建築物四周,形成天然的排水系統,這也符合了風水學中“活水”的概念,有利於居住者的健康和運勢。

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傳統的建築方式逐漸被現代化的建築技術所取代,”艮覆碗”的結構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然而,其所藴含的建築智慧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在現代建築設計中,我們可以借鑑”艮覆碗”的結構理念,將其與現代建築材料和技術相結合,創造出更加節能環保、更加符合自然規律的建築。同時,我們也可以將其應用於城市規劃和景觀設計中,打造更加宜居、更加和諧的人居環境。

總結

“艮覆碗”是傳統建築智慧的結晶,它不僅體現了古人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也藴含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現代社會,我們仍然可以從”艮覆碗”的結構理念中汲取靈感,創造出更加節能環保、更加符合自然規律的建築。

表格:艮覆碗結構特點

特點 説明
形狀 碗狀
結構 土坯或磚石砌成高聳的圍牆
功能 收集雨水、阻擋風沙
風水 藏風聚氣、活水

參考資料

  • [宋]李誡:《營造法式》
  • [清]朱超:《重修營造法式》
  • [現代]羅哲文:《中國古代建築史》

參考文獻

  • 羅哲文:《中國古代建築史》,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
  • 李誡:《營造法式》,中華書局,2004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