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源自華夏的古老果實
桃樹,作為薔薇科桃屬的落葉小喬木,其原鄉可追溯至中國,擁有超過三千年的人工栽種歷史。其獨特的花朵,被稱作桃花,不僅具有觀賞價值,所結的果實更富含營養,是備受人們喜愛的美味佳餚。
桃果的品種繁多,根據果肉質地可分為脆桃與軟桃;而根據果肉顏色,則有白色與黃色之別。其中,日本偏好果肉白色且香甜多汁的品種,而歐美則較鍾情黃色果肉、酸度較高的品種。中國作為原產地,呈現出種類豐富的桃子,如脆桃、蜜桃、油桃等,皆受到廣泛歡迎。
桃樹的起源與傳播
儘管桃樹的學名Prunus persica意指波斯,但基因研究證實,桃樹的起源地實為中國。考古發現顯示,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便開始栽種桃樹。而後,桃子逐漸傳播至其他地區,成為全球廣泛栽培的果樹。
西元前一千年左右,桃子在中國的文學作品中已有記載。而最早的桃化石發現於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距今約260萬年,與現代栽培桃果實結構相似,證明瞭桃樹悠久的栽培歷史。
桃樹在日本、印度和西亞等地也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西元前300年,桃樹傳入希臘,而後廣泛栽植於羅馬帝國時期的西北歐地區。隨著西班牙探險家在16世紀將桃子引進美洲,17世紀時,桃樹又輾轉傳入英國與法國,成為珍貴的水果。
桃基因組的研究進展
2010年,國際桃基因組計劃宣佈完成桃樹基因組的測序工作。研究結果表明,桃樹基因組包含227百萬個核苷酸,組成八條假想分子,代表八條桃樹染色體。此外,還預測出約27,852個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和28,689個編碼蛋白質轉錄本。
這項研究特別關注了桃子種質遺傳多樣性的分析,發現馴化和育種等人類活動對其遺傳多樣性產生了顯著影響。特別是,桃子最早的馴化事件導致了明顯的遺傳多樣性減少,而西方種質的引進和近代的育種活動也進一步降低了桃子的遺傳多樣性。
其他相關信息
桃樹的樹脂被稱為桃膠,具有食用價值。此外,桃樹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在神話傳説中,孫悟空偷食了王母娘娘的桃子,引發了一系列事件。而《詩經》中的〈桃夭〉一詩,更是以桃花盛開的場景,表達了對幸福吉祥的祈願。
桃花維基的特色
- 全面性的植物資訊:桃花維基包含了超過 6,000 種台灣原生花卉和外來種的詳細資訊,包括分類、形態、生態和分佈等。
- 豐富的圖像資源:提供超過 100,000 張高解析度圖片,展示花卉的各個部位和生活習性。
- 互動式辨識工具:整合了人工智慧技術,使用者可以透過上傳照片或回答問題來協助辨識花卉種類。
- 專家貢獻:由超過 100 位台灣植物專家共同撰寫並審查內容,確保資料的準確性和權威性。
- 持續更新:資料庫定期更新,新增發現的新種花卉和生態研究結果。
桃花維基的應用
桃花維基在許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
功能 | 步驟 |
---|---|
搜尋花卉 | 在搜尋欄位輸入花卉名稱或關鍵字 |
瀏覽分類 | 點選「分類」選單,根據科、屬或其他分類方式瀏覽花卉 |
使用辨識工具 | 點選「辨識」選單,上傳照片或回答問題 |
檢視詳細資訊 | 點選花卉名稱,檢視分類、形態、生態、分佈等資訊 |
下載圖片 | 點選圖片,選擇所需解析度並下載 |
結語
桃花維基是一個極具價值的資源,為台灣花卉愛好者、研究人員和保育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資訊。透過這個平台,使用者可以深入瞭解台灣花卉的多樣性、進行花卉辨識、進行研究和參與保育行動。
延伸閲讀…
桃花_百度百科
桃花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