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太極:宇宙始原與開闢的演變
易經傳説宇宙一切起源於太極,即無極狀態下所生的混天太極。隨著太極的初生,形成兩儀,也就是陰陽二爻。兩儀逐漸演變出四象,並最終衍生出八卦。這些卦象彼此交錯,形成了萬物的成敗興亡。
易經對成卦的解釋説明,太極生兩儀,由太極的分化形成天地的過程。而八卦是四象疊加而成。易經還把太極與宇宙運行、自然變化的法則(道)聯繫在一起。


太極概念的演變
太極的概念在不同的哲學和文化中都有不同的理解。道教易學以太極概念解釋宇宙論、宗教修養理論和法術理論。在宋代以後,道教思想家開始將氣和太極分開,並以氣來概括太極。
太極圖的演變
《太極圖》(或稱「太極兩儀圖」)被錯誤地認為是代表太極的圖案。實際上,它是由宋朝處士陳 umy所傳出,原名為《無極圖》。「太極圖」的讀法和《無極圖》不同。
內丹修煉與太極
《太極圖》據説是內丹修煉的導引,以「玄牝之門」作為起點,指人身的下丹田命門兩腎空隙之處。內丹術語,又稱為得竅。
八卦兩儀:陰陽相生,萬物化育
八卦兩儀,源於中國上古時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陰陽二氣為本,通過對立統一、相互轉化的關係,概括了宇宙萬物的起源和發展規律。
一、八卦兩儀的起源
八卦兩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傳説中,伏羲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觀察天地萬物,認識到陰陽二氣的變化規律,創造了八卦圖。八卦圖以一個圓圈和兩個分割圓圈的S形線條構成,代表著陰陽二氣的運行和變化。
二、八卦兩儀的含義
八卦兩儀包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和自然規律。
- 陰陽二氣: 陰陽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對立統一,相互轉化。陽代表光明、積極、向上;陰代表黑暗、消極、向下。
- 八卦: 八卦是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的結果,代表著天地萬物的八種基本形態和變化規律。
- 兩儀: 兩儀指的是陰陽二氣,是八卦的基礎。
八卦兩儀的哲學思想包括:
- 辯證法: 陰陽二氣的相互轉化體現了辯證法的思想,即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在矛盾的運動中發展。
- 系統論: 八卦兩儀是一個系統,各個部分相互聯繫,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 天人合一: 八卦兩儀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與自然是一體的,人應該順應自然規律。
三、八卦兩儀的應用
八卦兩儀在中華文化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包括:
- 哲學: 八卦兩儀是道家、儒家等哲學思想的重要基礎。
- 醫學: 中醫理論以陰陽五行為基礎,與八卦兩儀密切相關。
- 風水: 風水學以八卦兩儀為理論依據,用於選擇吉地。
- 武術: 八卦拳、太極拳等武術都以八卦兩儀為原理。
四、八卦兩儀的文化價值
八卦兩儀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它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對自然規律的深刻認識,也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思想和價值觀。
八卦兩儀的表格
卦名 | 卦象 | 卦義 |
---|---|---|
乾 | ☰ | 天、健、剛 |
坤 | ☷ | 地、順、柔 |
震 | ☳ | 雷、動、奮 |
巽 | ☴ | 風、入、順 |
坎 | ☵ | 水、險、陷 |
離 | ☲ | 火、明、麗 |
艮 | ☶ | 山、止、安 |
兑 | ☱ | 澤、悦、説 |
結語
八卦兩儀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藴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和自然規律,對中華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應該繼承和發展八卦兩儀的文化遺產,讓它在現代社會繼續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