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冷氣裝在窗戶上成為很多租屋族和小家庭的救星。這種安裝方式不用破壞牆面,搬家還能帶著走,超級適合台灣常見的租屋環境。不過你知道嗎?窗型冷氣雖然方便,但選擇和安裝其實有很多眉角要注意,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談。

首先要注意窗戶尺寸和冷氣大小的匹配度。太小的冷氣冷房效果差,太大的又浪費電。建議用這個簡單表格來對照:

坪數 冷氣噸數 適合窗型冷氣型號
3-5坪 1噸 國際牌CW-X22HA2
5-7坪 1.5噸 日立RA-26NB
7-9坪 2噸 大金FTXV25SVLT

安裝時最怕遇到冷氣排水問題。我朋友上次就是沒注意排水管角度,結果冷凝水倒流進房間,木地板都泡爛了。師傅說排水管一定要保持1%以上的斜度,最好每公尺下降1公分,水才流得順。另外記得在冷氣下方加裝防水托盤,雙重保護更安心。

說到省電,窗型冷氣其實比很多人想像中聰明。現在新型號都有ECO模式和睡眠功能,像我房間那台開28度搭配電風扇就夠涼,電費帳單來的時候真的差很多。不過要記得每2-3週清一次濾網,灰塵卡太多會讓壓縮機更耗電,冷氣壽命也會縮短。

最近還看到有人分享DIY改造窗型冷氣的妙招。比如在冷氣外側加裝防曬板,或是用發泡膠填補窗框縫隙,這些小技巧都能讓冷氣效率提升不少。不過要提醒大家,動到電路或冷媒管的工程還是交給專業的來,自己亂搞可能會讓保固失效喔!

冷氣裝在窗戶上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好多人都開始考慮裝冷氣,但住老房子的朋友常常會遇到「冷氣裝在窗户上會遇到哪些問題?過來人經驗談」這個困擾。我自己也是過來人,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際會遇到的狀況,給大家參考參考。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窗型冷氣安裝後會擋住窗戶開關,尤其是那種推拉式的鋁窗,裝了冷氣後可能連窗戶都打不開。我朋友家就是這樣,夏天想通風都沒辦法,最後只好花錢改裝成氣密窗。另外就是排水問題,窗型冷氣如果沒裝好,冷凝水很容易滴到樓下鄰居的遮雨棚,我阿姨家就因為這樣跟樓下吵了好幾次。

下面整理幾個常見問題跟解決方法:

問題類型 具體狀況 過來人建議
窗戶開關 冷氣機體擋住窗戶軌道 改裝氣密窗或選擇分離式冷氣
排水問題 冷凝水滴到樓下 加裝排水管延伸至適當位置
噪音困擾 壓縮機運轉聲影響睡眠 選擇變頻機種或加裝隔音墊
安裝穩固 老舊窗框承重不足 強化支架或改用分離式主機外掛

再來就是噪音問題,窗型冷氣的壓縮機就在窗邊,晚上睡覺時特別明顯。我之前租屋處就是裝窗型,那個運轉聲真的會讓人睡不著,後來房東換了變頻的才好一點。還有就是老房子的窗框可能撐不住冷氣重量,我有看過鄰居家的冷氣差點掉下來,超危險的,後來請師傅來加裝支架才解決。

最後提醒大家,裝冷氣前一定要先確認窗框結構夠不夠穩,最好請專業師傅來評估。像我表哥當初為了省錢自己裝,結果裝歪了導致排水不順,室內機一直滴水,最後還是得花錢請人重裝,真的得不償失。

為什麼老房子都愛把冷氣裝在窗户上?歷史原因解析

每次經過老社區,總會看到一排排冷氣機掛在窗戶上,這個景象在台灣真的超常見的啦!其實這種安裝方式跟早期建築設計和冷氣技術發展有很大關係。在60-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時,冷氣開始普及,但那時候的房子根本沒預留冷氣位置,窗戶就成了最方便的安裝選擇。而且早期冷氣體積大又重,窗框結構剛好能承受重量,師傅施工也比較簡單,不用另外打洞破壞牆面。

老房子冷氣安裝方式演變可以從這個表格看得更清楚:

年代 冷氣類型 常見安裝位置 原因分析
1960-1970 窗型冷氣 窗戶上方 機體笨重,窗框支撐力夠
1980-1990 分離式冷氣興起 窗戶旁外牆 技術進步,但老房難改結構
2000後 變頻分離式 專用冷氣平台 新建案開始預留安裝空間

說到窗型冷氣,那個年代真的是家家戶戶的標配耶!記得小編阿公家就是裝那種會轟隆轟隆響的窗型冷氣,夏天開起來整間房子都在震動。這種設計雖然現在看起來很落伍,但在當時可是高科技產品,而且安裝超簡單,只要把窗戶拆掉幾片玻璃,整個冷氣塞進去固定就好,連冷媒管都不用拉,對師傅來說省工又省事。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早期建築法規沒規範冷氣安裝位置,大家就怎麼方便怎麼來。那時候公寓外牆也沒什麼美化概念,冷氣排水就直接讓它滴到樓下,現在想起來還真是隨性啊!不過這種安裝方式其實有不少缺點,像是冷氣容易日曬雨淋影響壽命,窗戶開關也不方便,更別說那個超醜的外觀了。後來新建案開始重視這個問題,才會預留專門的冷氣位和排水管。

冷氣裝在窗戶上

夏天到了,家裡那台老冷氣終於撐不住要換新了對吧?今天就來分享這篇「窗户型冷氣安裝全攻略:師傅不會告訴你的細節」,讓你從挑機器到完工都能掌握關鍵眉角,不會被師傅隨便唬弄過去。

首先,安裝前一定要確認窗框結構夠不夠力!很多老房子的鋁窗根本承受不了新式冷氣的重量,師傅為了趕工常常隨便鎖一鎖就交差。建議自己先檢查窗框有沒有鏽蝕變形,最好準備一組不鏽鋼角鐵來加強支撐,不然颱風天整台冷氣掉下來可不是開玩笑的。

安裝時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排水問題。表格整理幾個常見狀況給大家參考:

問題類型 可能後果 解決方法
排水管下垂 水倒流回室內發霉 用束帶固定保持斜度
管線塞住 滴水弄壞牆壁 每月用吸塵器清管口
室外機傾斜 冷媒循環不順耗電 墊水平儀調整腳架

再來是冷媒管線的處理,很多師傅會說「繞圈圈比較專業」,其實根本是偷懶沒量好長度!管線彎折超過90度會影響冷媒流動效率,最佳做法是預留20公分緩衝就夠了。另外記得要求師傅在穿牆處加裝橡膠護套,不然銅管直接磨牆壁,沒幾年就會破皮漏冷媒。

最後提醒大家,裝完一定要當場測試「傾倒自動斷電」功能。把冷機往前傾斜30度,正常運轉中應該要立刻停止,這點超多師傅會跳過檢查。萬一哪天機器沒裝穩掉下來,這個功能可是能避免電線走火的關鍵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