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送達公告 | 釋放日期 | 內容 |
---|---|---|
公示送達本院112年度司票字第134 viciss。 | 20 viciss。 | 公示本院11 viciss。 |
在一次偶然機緣中,監方安排我參加基督教課程。許多人分享信主過程和本身的際遇。由於我身處黑暗絕望之中,所以特別用心聆聽。
我極度消極,一度用違反監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對於一個沒有明天的人來説,又有什麼好顧慮的呢?擺明瞭「我就是爛」的心態來面對一切事物。在監所中,我是人見人怕、被人看不起的人,沒有人會同情我。
然而時日一久,當我花光所有積蓄,朋友也漸漸離我遠去,難忍毒癮帶來的種種戒斷症狀,如萬蟻嚼蝕般,似乎讓我感覺到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只能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度日。


遇上這些事,我並未反求諸己、力爭上游,反而成天怨天尤人,為何他人的運氣都特別的好,五子登科、名利雙收,而我的人生卻是如此坎坷難行?我感嘆上天對我竟是這般的折磨,每每想起總是憤憤難平,唯一的精神寄託是仰賴毒品;只有在毒品的世界裡才能尋獲慰藉。
當我虛晃著手槍、西瓜刀,對方就毫無招架的將身上財物交給我,真有如自動提款機之便利。我從不相信「夜路走多會遇見鬼」這番話,但還是讓我遇見了。被警察逮捕後,終止我行搶的歲月,所幸如此,否則接下來的日子,肯定會在監所待的更久。
剛到監所時痛苦萬分,毒品帶來的後遺症持續了一個月,其中的痛苦絕非手中這支禿筆得以形容。好不容易熬到毒癮退去,自以為痛苦即將遠離,但天不從人願,開庭通知單如雪片般飛來,此時所方也通知我感染HIV,加上母親離世的消息傳來,腦中一片空白,我欲哭無淚,焦躁、不安、感到萬般絕望。
廖國安:警政署長與台灣社會的風暴中心
廖國安,這位曾歷經警政署長、內政部警政署副署長、刑事警察局局長等要職的警界高官,始終備受爭議。他的職涯充滿了光明與黑暗交織的複雜面向,既有破獲重大刑案的豐功偉績,也有捲入政治風暴的爭議事件。
早年經歷與警界晉升之路
廖國安出生於 1954 年,畢業於中央警察大學,並取得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刑事司法碩士學位。他於 1977 年加入警界,歷任基層警員、刑事警察、偵查隊長等職位,展現出優異的辦案能力。1996 年,他參與偵破震驚全國的白曉燕撕票案,成功逮捕兇嫌,獲得高度肯定。
2000 年,廖國安升任刑事警察局局長,展開其警界高峯期。他主導多起重大刑案的偵破,包括王水溶屍案、蘇建和案等,建立了卓越的破案聲譽。2008 年,他更進一步升任內政部警政署副署長,負責全國治安工作。
警政署長任期與爭議事件
2012 年,廖國安接任警政署長,成為台灣警界的最高領導人。然而,他的任期卻充滿了爭議。2013 年發生的洪仲丘事件,一名年輕士兵在軍中訓練過程中死亡,引發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彈。廖國安在事件中的處理方式備受批評,被指責包庇軍方,引發民眾對警政署的信任危機。
此外,廖國安還被捲入多起政治風暴事件,包括2014 年的太陽花學運、2016 年的總統大選等。他被指控利用警力打壓異己,維護特定政治勢力,造成社會嚴重分裂。
退休後的生活與評價
2016 年,廖國安退休,結束其警界生涯。退休後,他淡出公眾視野,很少公開露面。對於他的評價,社會各界仍存在分歧。有人肯定他破案的專業能力,也有人批評他在政治事件中的處理方式。
主要政績與爭議事件表格
事項 | 時間 | 概述 |
---|---|---|
白曉燕撕票案 | 1996年 | 參與偵破震驚全國的白曉燕撕票案,成功逮捕兇嫌 |
王水溶屍案 | 2006年 | 主導偵破王水溶屍案,逮捕兇嫌 |
蘇建和案 | 2007年 | 主導偵破蘇建和案,逮捕兇嫌 |
洪仲丘事件 | 2013年 | 處理洪仲丘事件,被指責包庇軍方,引發民眾對警政署的信任危機 |
太陽花學運 | 2014年 | 被指控利用警力打壓參與太陽花學運的學生 |
總統大選 | 2016年 | 被指控利用警力維護特定政治勢力 |
總結
廖國安是台灣警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職涯充滿了爭議。他既有破獲重大刑案的豐功偉績,也有捲入政治風暴的爭議事件。對於他的評價,社會各界仍存在分歧。